协办单位:医院管理处
意见:
尊敬的唐红洁等代表:
您好!
感谢您对学校工作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,经商量讨论,现将您的“关于顺应人工智能医工融合发展趋势,促进智慧医疗进一步发展的建议”提案回复如下:
随着人工智能、机器人技术、虚拟现实、生物技术等为突破口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兴起,医学教育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。近年来,学校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,探索“医学+人工智能”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新模式,积极推进医学与信工协调发展。
一、推进医学+大数据的人才培养
学校现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研室、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教研室等5个教研室,在编在岗教师29人。学校充分调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师的积极性,在深入推进医学与信息学科交叉人才的培养过程中,依托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师队伍,2021年起第一临床医学院(信息与工程学院)开设临床医学(新医科班),实施临床医师和专业教师“双导师制”,聘请部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教师为新医科班的学生导师,在大数据开发应用与医学结合方面,为学生搭建平台。2022年,学校开设人工智能与智能医学微专业,临床学院联合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师,共建《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导论》《医学物理与人工智能应用》《医学影像智能分析》等6门共计15学分的专业课程,将“人工智能+健康医疗”等医学领域前沿知识和技术等融入教学,促进医学与信息科学交叉合作,为医工复合型交叉人才培养提供有力保障。
二、推进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师队伍融合
学校通过课程、师资等教学项目建设有效推进临床医学与信工队伍的全面融合。一是在临床医学(新医科班)培养中强化医工交叉培养,联合上海大学开设小学期课程。学校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教师积极参与联合课程学习等,为进一步提升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,拓宽了思路。二是引导教师开设创新课程,讲授学科发展前沿,特别是交叉学科领域的技术创新,在丰富学生知识储备的同时,为医学与信工教师队伍融合创造条件。2021年至今学校已开设《医学物理与人工智能》《生物医学信息学——与数据对话》等近100门创新课程,不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教师参与创新课程建设。三是强化专业升级改造,学校召开产教融合推进专业升级改造研讨会,邀请迈瑞、联影等知名医疗企业参与研讨,搭建企业与专业共建平台,选派优秀教师参与企业内部的研发讨论,优化交叉融合的教师队伍建设。四是推进交叉学科队伍建设,学校出台《温州医科大学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》着力培育一批高水平的交叉师资队伍。2021年“人工智能结合解剖与形态学教学创新团队”获批立项,组建医学和人工智能相结合的医工交叉教学团队,为医学与信工队伍全面融合提供参考。
三、发挥信息技术在智慧医疗建设方面作用
学校附属医院以病人需求为导向,以诊疗技术创新与医疗服务内涵提升为突破口,优化服务流程,推进“智慧医院”建设,附属医院自主研发了HIS、LIS等在内的100多个子系统,先后获得软件著作权142项,逐步完善“掌上医院工程”,实现全程全方位、移动化、无纸化的智慧诊疗。为推进附属医院间信息化建设的合作,学校医管处拟组建医院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,发挥信息技术优势,进一步促进附属医院的智慧医疗建设与发展。
结果:通过